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肯德基,麥當勞,耐克,卡帕,奔馳,寶馬,好萊塢,迪士尼,這些名詞大家都不陌生吧。在亞洲,隨處可聽見“Hello”的招呼聲,“sorry”的道歉聲。而且我們也常常能聽到各地青年眉飛色舞,滔滔不絕地討論歐美文化。無可否認,當下世界的主導文化乃是從古希那羅馬文化之上發(fā)展變化而來的歐美文化。
近代歷史的主角無疑是西方列強,他們用堅船利炮打開了世界貿(mào)易的大門,在經(jīng)濟掠奪和政治壓迫外,還進行著文化滲透。他們以強硬的勢態(tài)向世界宣稱自己的霸主地位,而第三世界國家的人民隱約有一種自卑感,自覺劣根性嚴重,但又不得不學習西方的科教,政制及文化,更有甚者提倡摒棄傳統(tǒng),全盤西化。時至今日,仍不乏此等“愛國人士”。的確,歐美國家發(fā)達的經(jīng)濟,先進的軍事,尖端的科技,民主的政治,開放的文化,無不令人眼紅;西方人的開放,優(yōu)雅,激情,高貴亦使東方人汗顏。然而這些卻與西方國家輸出的文化戰(zhàn)略不無關系,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除在外交,經(jīng)貿(mào)等方面與東方國家有競爭和摩擦外,還大肆推行其世界觀,價值觀,其中又以美國為甚。說得好聽,可稱文化傳播,說得難聽,可謂文化侵略。還有,距離產(chǎn)生美,這也是某些中國人崇洋媚外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只因為有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就有了新鮮感,滿足了好奇心,求異心,更為所謂“追求時尚”之人提供了門路。正如法國人熱衷于老莊之道一樣,東方人同樣熱衷于西方文化。
中華文化難道乏善可陳?非也。爭鳴百家,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琴,棋,書,畫,酒,小吃,陶瓷,戲曲,方言,建筑,手工藝等等,不一而足。而且中華文明乃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續(xù)至今的一脈。這正可以用時髦的一句話解釋:從不缺乏美,只是缺乏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當然這里沒有貶低西方文化的意思,西方文化也為世界文明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沒有哪個民族是野蠻到骨子里去的,是不可教化的,是卑賤無恥的,是生為人奴的;沒有哪個文明是可要可不要的,或許它們已隨歷史塵封,但曾經(jīng)輝煌過,貢獻過,是世界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否認其他文明,就是否認人類自身。用西方人的話說,世界各文明是“平等”的,用中國話說就是,世界各文明“和諧”相處。順便?唆一句,我認為“和諧”一詞遠比“平等”更妙,“平等”只說明了數(shù)或質上的關系,而“和諧”一詞則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友好共處,互利共贏的局面。
而崇洋媚外情緒最嚴重的當屬青年。暫且不論時代的差別。中年人已有了豐富的經(jīng)驗和成熟的思想,明辨是非不是問題,而老年人更是有一種戀土情節(jié)和對祖國積淀了一生的深沉的愛。原本就熱情奔放,缺乏深思的青年人就自然而然地傾向于熱衷西方文化了,這也情有可原,然而過分地追求西化且抨擊國粹實不可取。有些出自于中國青年的極端言論和行徑是為真正的愛國主義,民族團結和真理所不能容的。就連歌德和雨果這樣的西方大家對中華文明都贊嘆有加,甚至預言未來世界文化中心會在東方。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中國人怎能不爭口氣,挺直脊梁骨呢?
不要仰視西方,因為我們是平等的,我們的終極目標是“和諧”。
下一篇:大江依然東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陽光體育,牽手下鄉(xiāng)湛師化學院“綠芽”實踐隊的體育競賽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