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日益增多的啃老族和離婚人群日漸年輕化以及不斷提升的青年自殺率,這些問題的背后所反映的僅是社會競爭愈發(fā)激烈和生存壓力過大嗎?
我看未然,我認為這應該是近代中國式教育所反射出的最真實的寫照吧!
作為它的第一批犧牲品,80后首當其沖,而恰好現(xiàn)在又是80后的時代。
“沒擔當,沒正事,不靠譜,驕縱,溫室中的花朵………”這些關于80后的形容不絕于耳。
那么真的就是這一代人不行嗎?為什么這一代人會如此這般?所受的教育與成長的環(huán)境是不可逃避的源頭。
這一點在80后的成長歷程上就能夠體現(xiàn),80后是指1980—1989年出生的這一批人。眾所周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從某種角度上講,孩子就相當于父母思想的代言人。
80后的父母大多在50、60年代之間出生的人,那個年代的人由于特殊的環(huán)境、特殊的國情,吃了很多苦,深深信奉知識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而他們已經(jīng)無法再去圓自己的夢了,兒女就成了他們圓夢的載體。
從小到大,我們一直籠罩在“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你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別的什么都不要管”等等這樣的言論中,吃穿用度是父母能力范圍內(nèi)最好的??梢哉f只要以學習為名,什么都可以躲避,不對的也是對的。
只要考上了大學,基本上你這一生就算是贏了,而后就可以肆無忌憚的瀟灑,不思進取。他不會想到生存是多么難的事,也不會去為日后的前行去做鋪墊,他會想:怕什么?有老爸老媽呢!
而當步入社會,壓力、現(xiàn)實接踵而來,又要成家立業(yè),刻字機沒能力的時候怎么辦,當然是找父母咯!
這也就成就了啃老的人群與條件。
80年代的我們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頂多兩個,一個個平時都是家里的小祖宗,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的被寵上了天,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渴了水遞到手上,餓了飯送到嘴邊,哪天心血來潮幫收拾下屋子好像多了不得一樣。要是誰能獨立換個燈泡,換個煤氣罐,會洗個衣服都是很神奇的事,卻忘了這些只是最起碼的生存之道。
這種環(huán)境下被寵大的我們“自私,自大,草率,不知感恩,沒有責任感…”,這樣相似的兩個人結合在一起,無疑就是火星撞地球了吧!為了各種小事各種爭吵,互不相讓,總認為所有人都該讓著自己,以自己為中心。
最后,匆匆的合匆匆的分。而分合的理由無聊到讓人無語。
再來說說陪伴我們時間最長的學校。學校,顧名思義—教書育人之地。
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可我們的學校卻在跑偏的路上愈跑愈遠。當下學校普遍的現(xiàn)象,只關注升學率和贊助費。
思想品德課僅限于小學階段,初中往上尋不到半點蹤跡。而人才人才,人在前,才在后,想成才,先學會做人。
我們都知道,世間萬物除去數(shù)據(jù)理論其它問題的答案都沒有絕對的,而我們不論在什么方面總是會有一套標準答案,不符合的就是錯誤的。死死的約束了學生活躍的思維??善珓?chuàng)新才是發(fā)展的根本,而創(chuàng)新卻源于活躍的思維,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總是被動的接受一些新鮮事物,而不是去創(chuàng)造??偸歉趧e人的步伐后而不是自己去另辟新徑。
我們現(xiàn)在應對中考、高考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例如:監(jiān)考的女教師不得穿高跟鞋,要衣著保守,考場附近多大范圍之內(nèi)禁止汽車鳴笛,工地停工等等。
我不禁想問,你到底是要培養(yǎng)一條龍還是要培養(yǎng)一只蟲。成長需要的不是一味遷就,一路從遷就下走出的人你讓他如何適應社會、獨立生存。難道你進入社會后處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下你就不能思考了嗎?還是說你需要大喊一聲:靜一靜,我要思考!
記得我曾經(jīng)看過一段形容社會的句子,句子是這樣的:社會就是一個高壓鍋。
身處于高壓鍋中,沒有足夠的抗壓能力,沒有強大的內(nèi)心,似乎自殺式最好的解脫方式了。
下一篇:一代梟雄蔣介石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旭日”實踐隊參加化學院2012-2013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之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