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不同時代的三個人物,被我拽到了一起。我要說的故事,有的來自正史,有的來自演義,我知道這種正野混雜的寫法不嚴謹,是容易遭來批判的,可我寫著段話的目的不是糾結于事件本身,不會在它的真?zhèn)紊陷^真,只是希望從中探索到人的性情這一不變的東西。
三個人物有幾個共同特點,都是名將之后,他們本身也都曾統(tǒng)兵打仗,都來自中央政權,都曾與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作戰(zhàn),都曾與敵對陣營的女子結親,三人的結局竟也類似。
先說李陵,他的爺爺李廣,就是那個“平明尋白羽,沒入石棱中”的飛將軍,李廣死后,他遵漢武帝令繼續(xù)為將,接了爺爺?shù)陌鄡海^續(xù)為大漢抵御匈奴,也算盡心盡責??捎幸淮螒?zhàn)斗中,武帝給了李陵五千步兵,讓他協(xié)助貳師將軍李廣利進攻匈奴,也是李陵活該,可也該他成名,李廣利的大隊人馬基本上是在沙漠里逛蕩了一圈,基本上連個賊影也沒見著,可李陵的五千人遇到了八萬匈奴,一個個殺紅了眼,經(jīng)過十天的玩兒命,李陵被出賣,投了降,單于愛才,沒舍得殺,還把女兒許配給了他。在漢庭,武帝火了,太史公沒眼色,說了李陵幾句好話,被腐了,可武帝氣還沒消,把李陵三族夷了才算了事。李陵算是回不去了,國仇家恨,他沒的選擇,這輩子是廢了。當時雙發(fā)力量懸殊,李陵能奮勇殺敵,苦苦支撐(不管長安方面承不承認,這場戰(zhàn)斗找到了對付匈奴騎兵的方法,從此的戰(zhàn)斗,順風順水)。以上這些是正史中的相關描述,可知,李陵并非貪生怕死之輩,然而有此選擇,后人也只能猜測。兩軍對壘,如果敵對陣營有人歸降,那么肯定是棄暗投明,相反,如果有人投降對方,那便是大逆不道,十惡不赦。每個人都想占領道義的制高點,把自己裝扮成真命天子,斥對方為牛鬼蛇神,歪門邪道?;实劭梢匀萑滩幌聼o能但是容不得半點貳心。李陵在大是大非面前觸到了皇帝的底線,這個時候,大羅神仙也幫不了他了。在一個組織中,很多時候,一旦犯原則性錯誤,便是一票否決。刻薄寡恩,自私自利是很普遍的,作為旁觀者,很容易做到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可一旦置身于名韁利鎖中,絕難掙脫。
剛說了李陵,接下來是羅通和楊四郎,兩個來自演義中的人物。羅同喜歡仇人家的女兒蘇寶鳳,掛帥掃北后遇到敵方屠爐公主,神女有心,襄王無意。后來雙方和談,條件之一是屠爐公主嫁與羅通,然而公主為救羅通被前來尋仇的蘇寶鳳殺死,羅通為保護蘇寶鳳,對殺害屠爐公主的罪名不辯解,削官去職貶庶民。這樁婚事是太宗皇帝同意了的,可屠爐公主沒能活過新婚夜,畢竟蹭了太宗皇帝的臉,羅通肯定沒有好果子吃,被一幫老臣求情才逃得一死。很多時候,我們要學會給別人面子,“面子”是個很抽象的東西,有多大能耐就有多大面子,我有求于你,你就有面子,若不可能用著你,管你是誰。真正厲害的人,靠面子事能辦,靠面子錢能來。要想自己有面子,首先得給足別人面子。別人給自己面子,要虛心受著,并找機會加倍來還,這樣一來二去,才可能成為厲害的人。如果駁了別人的面子,那比扇別人耳光還難看。羅通錯在沒有給皇帝面子,皇帝同意那條件,擺明了是想辦好事,借此拉攏羅通,想給他面子,可羅通倒好,給臉不要。不過話說回來,這件事是非常難辦的,既做不得負心人,又要給足皇帝面子,我是不知道怎么能兩全其美的。
楊四郎的故事有很多,各個時代都都不一樣,這里著重說的是京劇四郎探母中的楊四郎,金沙灘敗后,楊家元氣大傷,楊四郎流落北地,隱姓埋名,機緣巧合,被招為遼國駙馬。有的版本說此時的楊四郎投敵叛國,認賊作父,是要被佘太君滅掉的,也有的說楊四郎從此成了臥底,配合六郎滅了遼,后在天波府無疾而終。這兩個版本過于生硬,只有探母的楊四郎最為感人。楊家將勞苦功高,出了這樣的事,連一貫多疑的宋官家也未見什么大的動靜,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好好的一大家子人,卻搞得七零八落,險些散了架,趙匡胤的后人不至于昏到和這家人過不去。不能功高震主,也不可庸庸碌碌,既要讓上面放心,又要發(fā)揮自己的才干,這需要的就是智慧了,楊家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大了。
三個叱咤風云的人物,都沒能逃得過恨離別、怨長久的糾纏,被迫接受了無奈的現(xiàn)實。悲催的人生原本不需要什么解釋,可還是寫了這么些話,權當大家在剛上班之時娛樂一下吧。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