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歐也妮·葛朗臺》讀后感
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歐也妮·葛朗臺》是一部沒有尖刀,沒有流血,沒有毒藥的平凡悲劇”,但他卻寫出了錢的主宰力量和殘酷。
小說的故事并不是由命運或奇跡推動的,但它的情節(jié)更加生動,更牽動人心。從葛朗臺的視財如命到終前仍不忘他是的金子,從歐也妮萌發(fā)對夏爾的情感到最后始終如一,從夏爾開始的承諾到將來的違背意愿,從人們的殷勤和議論到啼笑皆非……他們的悲歡離合、生死交錯,隨著一念對金錢的向往,逐漸毀滅,淡淡地落幕,最終消失得無影無蹤。正如“金錢可以買到除幸福之外的任何東西”。
最讓我悲嘆的是單純的歐也妮在經(jīng)歷了所有的痛苦之后,對照顧了她一輩子的仆人拿儂說:“只有你是愛我的。”僅僅七個字的一句話,作者融入了多少世事的悲哀,金錢和貪婪的冰冷殘酷。也許有種語言,不如小橋流水的娟秀動人,不如黃河流水的氣勢磅礴,也不一定別有匠心,不一定無衣無縫,但它夠精準(zhǔn),直白,并且得當(dāng)和形象。它的特點在巴爾扎克的手中發(fā)揮得極致,他對葛朗臺言行的描敘,對歐也妮的心理,對庭院中的木椅和叩響的門鈴,對蟲蛀的階梯和黑暗的走廊……無一不栩栩如生,那些年代久遠的物件,泣訴著多少年前的物是人非。
巴爾扎克筆下的人物形象更是體現(xiàn)了守財奴的惡毒和金錢的魅力。葛朗臺的形象是一個絕無僅有的吝嗇鬼:他把所有開支當(dāng)做浪費,連買一點白糖和蠟燭都是不可容忍的惡習(xí);他精于計算,善于利用時機。又不僅僅是一個道德敗壞的守財奴,他有獨特的道德觀,葛朗臺從不欠人什么,他從不到別人家去,他也絕對不動別人的東西,他尊重財產(chǎn)的私有權(quán)。但與女兒的健康,太太的性命相比,他卻更疼愛他的金子。于是葛朗臺的極端、固執(zhí),斷送了整個家庭的幸福:他否認(rèn)了歐也妮和夏爾,葬送了拿儂的青春,使葛朗臺太太至死也沒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
當(dāng)那些好財之人殷勤而上時,金錢的意義就被扭曲了。葛朗臺一生兩千萬法郎的財產(chǎn),到死也沒有伴隨他進入墳?zāi)梗艘稽c虛幻的滿足感,又剩下些什么呢?旁人為了占有葛朗臺的財產(chǎn),無數(shù)次蜂擁而上又有什么結(jié)果呢?當(dāng)歐也妮坐在老宅中看著滿屋的金銀珠寶,又何嘗會高興呢?她會不會寒冷,感到孤單,再也不相信愛情?也許會吧。
如果任何人生來是為了錢,那還有什么必要,誰都有感受世界,擁抱幸福的權(quán)利。
下一篇:輕閱讀:你是否討厭著現(xiàn)在的自己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懶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