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国产制服丝袜先锋,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久久久国产99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亚洲成人色

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情感文章 > 口述故事

口述故事

回首蒼涼不知處

分類: 口述故事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fā)布 : 05-28

閱讀 :374

在德國,小學一年級的入學典禮,是全家族的大事,其重要性絕不亞于子女的洗禮和婚禮。父母在開學典禮前,除了替孩子選擇適合的書包、書桌椅之外,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給孩子做好一個圓錐形的“入學禮物筒”,并?密地將它用各種小禮物裝滿。“入學禮物筒”是十九世紀末以來德國人極為自豪的一項傳統(tǒng),如今,你可以隨意問哪個德國人,他們幾乎都保存一張自己小學一年級開學典禮、抱著入學禮物筒的照片。德國人相信,這裝滿的禮物筒,有助于小朋友適應新環(huán)境、新作息時間、新規(guī)則,并且增強注意力和成績。開學那一天,你可以隨意地到任何德國城市,都能看到滿大街孩子們一個個抱著自己的入學禮物筒,興高采烈,神采飛揚,就像是趕著去參加一場盛大的慶典。而爸爸媽媽呢,通常都會穿戴得很講究,并鄭重邀請親朋好友,一起去學校參加孩子的入學典禮。
有一年,我無意中經(jīng)過一所小學,目睹了那里的新生入學典禮。那個學校為此特別搭建一座拱型鮮花門,所有老師、學生和親友都站在花門前夾道歡迎。每位新生被叫到名字后,在大家的掌聲中背著新書包單獨通過夾道,踏入花門,代表走向一個新生命的里程碑,然后接受校長贈送的一朵花。每位孩子的入學禮物筒里,還會放進一個由父母、祖父母手工縫制的蠟筆袋,放置用天然蜜蠟制作的蠟筆,充分顯現(xiàn)他們在教育中尊重天然、手工、親子關(guān)系的傳統(tǒng)。另外,每位新生也都會有一位專屬的、高年級的學長或?qū)W姊,帶領(lǐng)他們參觀學校,希望能以此減輕孩子的陌生感,并成為小一孩子初期的陪伴者。對于這些孩子們來說,入學日是頂頂開心的節(jié)日,也是他們?nèi)松凶铍y忘的一天!……
親臨其境,我恍惚地閉上心靈中的眼睛,思潮洶涌,自己當年入學的情境像一幕幕陳舊過時的電影,回放在記憶迷離的腦海里,雖色彩灰暗,風塵暝迷,卻猶如一柱點燃的香,輕煙裊裊,余音繞梁,雖每每伸手抓空,卻早已淚流滿面……

那一年,文革的風暴正席卷了古老的華夏大地,在這混亂顛倒、是非難分的年度,我似乎鬼使神差地撞開了小學的大門。那時,我一心渴望離開幼兒園,盡快入學,可惜由于文革中全國性的大串聯(lián)和武斗活動,大多數(shù)學校都“罷課鬧革命”,所以我們的入學日期一拖再拖。現(xiàn)在,我們附近的一座小學開始“復課鬧革命”了,我終于可以上學嘍!
入學的第一天,爺爺和媽媽吃完早飯后都急急匆匆地趕到自己的單位參加“早請罪”和“監(jiān)督勞動”,奶奶也急著到居委會去“早請示”,爸爸正在四川“支內(nèi)”,家里的大人們都無暇顧及我們這些小孩的瑣事。不過,我的心情還是那么興奮和快樂,一大早背著綠色的“軍用包”(當時時髦的書包),和弄堂里同齡的小孩們一起走向?qū)W校。
學校的入口在一條弄堂里,兩邊的墻上都貼滿了各種顏色的標語口號,因為誰都不敢撕去別人以前貼上的標語,所以“后來人”只能將新標語貼在舊標語上,一層加一層,越加越厚。下過一場雨后,那些用毛筆寫在標語上的口號就很難認清了。學校操場的墻上也貼著好多各種顏色的新舊標語口號。那些新帖的標語上還能清楚地看到:“打倒張XX”、“打倒劉XX”等等,我發(fā)現(xiàn)那些“X”都是用紅色毛筆打在黑色的大字上。
那里已經(jīng)聚集了很多新生, 一位穿著綠色軍裝、帶著紅袖章的中年婦女手拿一本名冊大聲地呼喊:“各位新同學,我代表華三小學革命造反派司令部向大家表示熱烈歡迎!……”。接著她按照手上的花名冊依次朗讀新學生的名字以及所屬班級。急急巴巴地讀了幾個名字后,她突然停頓下來:“陸……”,好像不認識字,急忙問旁邊的一個老師,一邊問一邊又繼續(xù)朗讀,顯得十分費勁??吹竭@么多小孩都眼巴巴地等著她宣讀,她也沒有辦法,索性將名冊交給旁邊的那個女老師……我聽到一個新學生輕聲地向他旁邊的小孩釋:“這個女人是我們家的鄰居,從農(nóng)村來,高小還沒有畢業(yè)。以前是學校的清潔工,現(xiàn)在是造反派司令。她旁邊的女老師是原來的校長,現(xiàn)在正在停職檢查,接受批判……”。突然,她讀到了我的名字:我被分到一班!……

我們忙著走上一樓去找一班的教室。其實這是一座普通民房的樓梯,才兩米多寬,樓梯上也沒有燈,有點黑蒙蒙的,平時兩個人平行走還算可以,三個小孩平行走就顯得有些擠了?,F(xiàn)在來了這么一大群小孩,光新入學的一年級兩班就有差不多八十個學生,還有其他年級的學生,大家都急著要上樓梯走向自己的教室,有點人山人海的感覺。一路上,樓梯間學生們都唧唧喳喳地跟自己認識的小孩說話,那氣氛十分熱鬧,跟自由市場差不多。
我們的教室很小,左邊有兩扇通往后天井的窗,從那里射進太陽光,但平時還是很暗,必須亮著兩盞日光燈。教室里面整整齊齊地放滿了分為四排五行的雙人桌和長板凳,顯得十分擁擠。正前方有一塊大黑板,黑板上方掛著一幅毛主席像,黑板的右上角,也就是教室門的上方裝有一只廣播喇叭。老師好像已經(jīng)做了周密的準備,每個雙人桌上都放著兩張寫著同學名字的小字條。雖然我們還不會寫字,但自己的名字還能看懂。于是四十個小孩都擁擠在教室,尋找自己的座位,不時有小孩高叫:“XXX,你的位子在這里!”……
過了好一會,大家都找到了自己的位子,剛坐定,上課的鈴聲就響了。教室門口出現(xiàn)了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中等身材,體形豐腴,臉色紅潤。她從教室門口走到黑板前,挺直地站在那里,一瞬間教室里嗡嗡的聲音突然消失了,一片肅靜。于是,大家的目光都轉(zhuǎn)移到這位陌生的婦女身上,她豐滿的胸部隆起,肩部略斜,臀部顯得有些大,走起路來一晃一晃的。她四方的臉龐,烏黑的眉毛下面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注視著全班的同學,使我們感到一種格外的莊嚴,大家都安靜得不敢大聲喘氣。
“同學們,你們好!從今天起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你們以后就叫我劉老師!……”,她一邊說話,一邊下意識地用雙手將那深藍色的外套左右往下拉直,好像怕衣服穿久了會起皺紋,似乎也是為了強調(diào)她的莊重。這時我才注意到,她那件外套明顯已經(jīng)被洗過多次了,但仍然是那么挺括,跟新買的衣服差不多,一定有人洗完后用熨斗熨過。這在當時很少見,使人感到這衣服的主人很講究整潔。使我驚訝的是,那衣服的深藍色還算鮮艷,卻有了好幾個褪了色的舊補丁,看上去有些牛頭不對馬嘴,讓人覺得不順眼。
“……希望同學們能夠聽毛主席的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爭做毛主席的好學生!”, 說著她又下意識地用手將那深藍色的外套往下拉直,動作里總帶有一種說不出的尷尬。然后,劉老師給我們講了以后的課程安排,具體內(nèi)容我已經(jīng)記不清了,但我總覺得她的談吐舉止有一種說不出的異常,在她身上找不到以前幼兒園唐老師的親切感,也沒有那種當老師自然的優(yōu)越感。與此相反,我在她的眼光里隱隱約約地看到了一種說不出的憂郁,似乎能夠感受到她內(nèi)心的那種不自在。
接著,劉老師拿出了一本紅皮的書:“同學們,這是《毛主席語錄》,是我們?nèi)松钪匾募t寶書,是我們生活的指南。我們舉國上下,男女老少都要努力學習它”。然后她面向我們問道:“請問,哪位同學能背誦一段《毛主席語錄》?”,她這么一問可把我急壞了,我以前在家看到過爺爺和媽媽手里拿著的“紅寶書”,但從來沒想去閱讀,更沒人要求我背誦《毛主席語錄》。
大多數(shù)同學跟我一樣,大多數(shù)沒有讀過《毛主席語錄》,有幾個偶爾讀過幾頁的同學也有些猶豫,不敢自告奮勇。突然前排的一個女同學高舉右手:“我會背誦《毛主席語錄》!”,她這簡單的一句話簡直像晴天霹靂,把所有的同學都驚呆了。劉老師和藹地說:“請這位女同學向大家大聲地說出自己的名字”,“我叫L”。我發(fā)現(xiàn)L長得跟我差不多高,皮膚黑黝黝的,腦后有一把蓬松松的辮子,一雙小圓眼顯得十分靈活,小嘴唇很薄。奶奶以前說過:嘴唇薄的人會說話。這好像不假,LJY說話像打機關(guān)槍,不過她的嗓門低,也有點沙啞,聽上去更像男孩。
“讓我們鼓掌歡迎L同學背誦一段《毛主席語錄》!”,劉老師話音沒落,L就開始津津有味地背誦:“……領(lǐng)導我們事業(yè)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chǎn)黨。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chǔ)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瓫]有中國共產(chǎn)黨的努力,沒有中國共產(chǎn)黨人做中國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國的獨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國的工業(yè)化和農(nóng)業(yè)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br/>L沒完沒了地背誦著,像自來水龍頭,一擰開就嘩嘩往外流水,基本上忽略了逗號和句號。好幾次,劉老師想打斷她的背誦,讓其他同學也有機會背誦,但又怕不妥當,怕別人說她打擊革命同學學習《毛主席語錄》的積極性,所以只能跟所有同學一樣,耐心地聆聽她的背誦。L好像也下了決心,要一口氣從頭到尾背誦一遍,她越背越快,連喘氣的機會都很少,有些段落她快得有些語無倫次,還在繼續(xù)背誦。劉老師心里好像有些著急,不時地看著手腕上的手表,還是不知所措 ……

突然下課鈴響了,L這才被迫停止了背誦。我們這些處于緊張狀況的一年級學生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如卸重任。聽到下課鈴響,劉老師的全身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她的思路好像也被下課鈴突然地打斷。她不無遺憾地看了同學們一眼,仿佛想說什么,可是那些話好像凝成了冰,重重地堆在肚子里吐不出……
教室里出現(xiàn)了一些騷動,同學們在上完有生第一節(jié)課后,都覺得有些疲勞,爭先恐后地涌向教室門口……
教室門外站著兩個高大的穿綠軍裝、帶紅袖章的紅小兵,很明顯他們是高年級的學生,其中一個我以前好像見過,是我們的鄰居。那時,我們這些小孩都經(jīng)歷過紅衛(wèi)兵和造反派游行,抄家,知道他們的厲害,所以看到這些穿綠軍裝、帶紅袖章的紅小兵也有些害怕,都乖乖地停了下來,原地站著,不敢出聲。那個鄰居家的紅小兵一眼盯著尷尬地站在黑板邊的劉老師,大聲吼叫:“我們紅小兵小將奉革命造反派司令部的命令,將人民公敵劉XX押回牛棚。勒令她老實認罪,接受改造!”,他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兒地說著,好像吐出一個字,就有百斤沉重。聽著聽著,我們都驚訝地打量著劉老師,她好像早在那里等待紅小兵的到來,對他們所說的那些話,絲毫不感到吃驚。不過那位紅小兵當著這么多一年級新學生的面,在他們?nèi)雽W的第一天這么大聲吼叫,到底使她這個新老師很難接受。她用一雙帶著萬分悲傷的眼睛看了一眼周圍的同學,忍不住熱淚盈眶……
一瞬間,她好像又鎮(zhèn)靜了下來,下意識地用雙手將那深藍色的外套左右往下拉直,在眾目睽睽之下,挺起胸膛、無聲地跟著那兩位紅小兵走出了教室……
劉老師和那兩個紅小兵已經(jīng)走下了樓梯,教室里還是一片肅靜。同學們都被剛才的事變驚呆了,一個個都像在地上扎了根一樣,不能動彈一步……
也許第一節(jié)課里發(fā)生的一切太出乎意料了,新學校、新老師、新同學、新教室,再加上背誦《毛主席語錄》,這已經(jīng)夠多了;剛認識的劉老師,突然又是什么“人民公敵”,必須被押送到什么牛棚去……
這一切好像已經(jīng)超越了我們這些一年級小孩感情上所能接受的……

“牛棚?!”, 有幾個同學突然不由自主地小聲問起:“什么是牛棚?!”,這些在城市里長大的小孩,大多數(shù)都沒有親眼見過牛,也不知道牛棚的樣子,于是內(nèi)心的好奇心還是戰(zhàn)勝了剛才的驚恐,很多同學都不由自主地跟著走下樓梯,想去看看牛棚到底是什么樣子?我在浦東鄉(xiāng)下時騎過牛,也見過牛棚,但一時還是想不通劉老師和牛棚的關(guān)系??赡菚r我也顧不上去想這些,剛才那個紅小兵的話,特別是他說話的口氣,像鋼針似的刺進我的心窩兒,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去年紅衛(wèi)兵到我們家抄家和媽媽在弄堂里被批斗的情境。從劉老師,我也聯(lián)想起媽媽,也想起了媽媽被批斗時熱淚盈眶的場面。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媽媽會不會也被押送到牛棚?”,想著想著,我全身不禁哆嗦了一下,心里覺得酸溜溜的,一串眼淚不由自主地沿著腮幫子流了下來……
過了一會兒,那些“觀看牛棚”的同學們都接二連三地回到了教室,大家臉上都帶著一種失望的表情:
“那算什么牛棚,連一頭牛也沒有。”
“其實就是學校的門房間,里面黑布隆冬的,還坐著一個老頭!”
“那他們?yōu)槭裁窗阉凶雠E???br/>“那個看牛棚的紅小兵說:關(guān)牛鬼蛇神的房間就叫牛棚”
“那什么是牛鬼蛇神?”
“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一些壞人!”
“那劉老師和那個老頭都是壞人?要不他們?yōu)槭裁匆谎哼M牛棚”
“不對!劉老師跟那個老頭不一樣,她沒有坐在牛棚里,不是壞人”
“她下去后,帶上袖套,拎著一桶水和一把掃帚就去打掃廁所了”
“劉老師不是我們的新老師嗎?她為什么要打掃廁所呢?”
“我也不知道。那個看牛棚的紅小兵說:這是給她勞動改造,重新作人的機會”……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述說他們在樓下的見聞,互相提問又相互解答,但最終還是沒有理出這一切的來龍去脈,更沒搞清這里面的因果。這一切已經(jīng)遠遠地超越了我們那些七八歲小孩理智的范疇……

第二天,劉老師給我們上完課又走回了牛棚。當學生們都上完廁所后,她又帶上袖套,提著一桶水和掃帚去打掃廁所……
我們這些新學生好像很快就習慣了這種使人哭笑不得的狀況,沒人再去問為什么了。我還是有些忍不住,想悄悄地走到牛棚,去看看那里到底怎么樣?……
在走廊里,我偶爾聽到兩個陌生人在談論有關(guān)牛棚的事情:“你們學校的牛棚關(guān)了幾個人?”
“最初關(guān)了三個人。沒想到,一個星期后,一個姓邱的老師因為忍受不了被批斗和坐牛棚的恥辱,在家吃安眠藥自殺了?,F(xiàn)在在押那個男的叫張XX,女的叫劉XX……”
另一個好奇地問道:“這兩個都犯了什么罪?”
那個人輕輕地嘆了口氣:“張XX是解放前上海圣約翰大學文學系的高材生,據(jù)說那時還參加過共產(chǎn)黨的外圍組織。解放后他被分配到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當助教,年輕有為,是入黨對象。在他入黨前,領(lǐng)導上要求他敞開言路,匯報思想。誰知他一下寫了一篇“萬言書”,批評師大黨委的有些工作,也提出了很多改革建議,搞得當時的黨委惱羞成怒,將他判為“右派反黨分子”。以后他因此被下放到一個農(nóng)場接受勞改。幾年后,因為悔改表現(xiàn)尚好,被遣送回上海,到我們學校當語文教師。文革開始后,他理所當然屬于黑五類分子”。
“那個女的叫劉XX呢?”
因為提到我們的劉老師,我當然特別關(guān)心,豎起耳朵認真地聽著:“劉XX出生在上海一個有錢人的家里,解放前讀高中時,屬于高材生,也是進步學生。高中畢業(yè)后她跟一個青梅竹馬的同學結(jié)了婚。解放初期,她的丈夫接收家業(yè),成為上海一個大公司的老板,五十年代劃定為資本家成分。文革開始后,她這個資本家的老婆當然也屬于黑五類分子”,說著說著,他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聽著劉老師的故事,我又聯(lián)想到媽媽在學校的事情,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了一種“同根相連”的感覺……

我們一班里有好幾個出生“苦大仇深”、屬于“紅五類”的同學,他們的父母都是造反派,有些還是造反派頭頭,所以他們“思想覺悟”比其他同學高,“階級斗爭”的意識也更強。幾天過后,初入學時的緊張氣氛慢慢地消失了,劉老師上課也沒有開始時那么安靜了。有一次,兩個“紅五類”出生的男孩課間為了一件小事突然吵了起來,其中一個正想動手打人,劉老師走到他的面前:“XX同學,革命同學之間有矛盾可以和和氣氣地解決,不能動手……”
她的話還沒說完,那個男孩就瞪著大眼說:“你這個資本家的老婆,你是牛鬼蛇神,沒有資格來教訓我們工人階級的子弟……”
劉老師的全身不由自主地哆嗦了一下……
聽到這里,我和其他同學都為劉老師抱不平,都站了起來:“你是工人階級的子弟也不能不講理,更不能在課堂上罵老師!……”
看到我們這么多同學起來說話,那個同學好像有些膽怯。
這時,劉老師好像又鎮(zhèn)靜了下來,下意識地用雙手將那深藍色的外套左右往下拉直:“XX同學,我是沒有資格教訓工人階級的子弟,但我們都應該聽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的話:“要文斗,不要武斗”,將無產(chǎn)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
也許,毛主席的威望將那個調(diào)皮的同學給鎮(zhèn)住了,他又乖乖地坐到自己的坐位。劉老師依然激動不已,半天說不出話來……

一轉(zhuǎn)眼已經(jīng)是星期五,我們已經(jīng)當了整整五天的小學生了!
八點三刻,下課鈴響了,我們都急急地沖出了教室,有些在乒乓球桌前排隊打乒乓,有些跑到操場去跳繩、打球等等……
那天,劉老師的任務是在課間看管操場,她的兩臂還帶著袖套,好像剛打掃完廁所。她認真地站在操場的一邊,看著同學們打球、游戲,一切如?!?br/>突然,我們聽到一聲沉悶的巨響,接著一個女人的尖叫聲,聲音好像是從不遠的延安西路那個方向傳來。于是,很多在操場的同學都不顧一切地往那個方向跑,差不多跑了50米左右,看到了延安西路33號原中共上海市委辦公樓前圍著好幾個人,一個女人歇斯底里地呼喊:“有人跳樓啦!??有人跳樓啦!”
我們老遠就能清楚地看見一個灰白發(fā)的男子倒在血泊中,手腳及臉部扭曲,頭顱也變了形,嘴巴、鼻子、雙耳流出很多很多血,從頭顱里流出血色的腦漿好像粘粘的……
我們這群七、八歲的孩子們?nèi)盗?,誰都沒有停下來,都本能地、毫無目標地繼續(xù)往前跑……
劉老師用盡全力、拼命地跟著我們跑,跑得快喘不過氣來了。最后,她趕到了所有同學的前面,毅然張開那帶著袖套的雙臂攔住了我們。這時,我們這群七、八歲的孩子們才不由自主地停了下來,急促地呼吸著,上氣不接下氣。初遇此般慘景,很多同學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低聲地哭泣著;有些同學慌忙地把頭轉(zhuǎn)向一邊,有些緊閉雙眼,不忍繼續(xù)目睹;那個調(diào)皮的“紅五類”出生的男孩好像還沒有緩過來,瞪大雙眼呆呆地只往對面那個倒在血泊里的灰白發(fā)的男子看著,眼神有些發(fā)直……
突然間,他嚎聲大哭……
那時,劉老師正氣喘吁吁,全身顫抖地站在那里,似乎也不忍繼續(xù)目睹,刻意地緊閉雙眼,最后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聽到那個男孩的嚎哭聲,她突然睜開了雙眼,毅然地將那深藍色的外套左右往下拉直,鎮(zhèn)靜地走到他的面前,用那帶著袖套的雙臂緊緊地擁抱他。接著她又示意我們一起靠近,好像要把所有的孩子們都擁抱在她那豐滿的懷抱里……

這件事發(fā)生以后,我對劉老師產(chǎn)生一種由衷的敬意。為了能多接觸她,我主動向那個鄰居家的紅小兵提出,愿意幫他看牛棚。他看牛棚時間久了,在同學間也耍盡了威風,開始覺得有些無聊,也就很樂意讓我代勞。
于是,我經(jīng)常利用課間時間跑去“看牛棚”,借機跟那兩個“牛鬼蛇神”聊天,聽他們講故事,學寫毛筆字,學認字,學讀書,學到了很多東西……
以后劉老師還推薦我當了《上海紅小兵報》的小記者……
實際上,我的文筆鍛煉都是從當年“看牛棚”時開始的……
有一次聊天時,我隨意地問劉老師:“你被批斗,被人辱罵,坐牛棚,打掃廁所,還要備課,為我們上課。難得不感到一點委屈嗎?”
劉老師平靜地說:“當老師不是一種普通的職業(yè),它是一種神圣的天職,這是榮譽,不是委屈。無論是我選擇了它,還是它選擇了我,當老師后我就一直謹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罵你,你就不生氣嗎?”
她稍停了一下,笑著對我說:“他們都是孩子,還不完全明白……”
說到這里,她停了下來,好像感到有什么不妥,就換了一個口氣繼續(xù)說:“你要記住:學生也許可以挑剔老師,但老師永遠不會拒絕學生”……

我還是呆呆地站在那所小學的外面,纖弱的秋雨飄落在全身,將我從回憶的夢中喚醒。這輕輕的雨點似乎很有靈性,似乎在用它的細雨綿密給我迷茫的腦海帶來一絲碧綠翡翠的生靈印跡,給周圍的蒼茫世界帶來了一種漫天潑灑的淋淋漓漓;我恍惚地閉上心靈中的眼睛,專注地靜聽那細雨的點點滴滴,不停地敲打著屋檐,在那一剎那我似乎記不清自己正游蕩在歷史長河的哪一邊……
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禮儀之邦為榮,自古以來對孩提從師啟蒙有十分清晰的描寫:“師如父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韓愈在《師說》中寫道:“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柳宗元在《師友箴》里也說過:“不師如之何?吾何以成?”,可見從師求學對個人和社稷都是何等的重要啊。儒家亞圣孟子更將為師者在文明社會的位置提到了一種近乎天子的高度:“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如出一撤,荀子更切意的描寫:“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這些先人對從師啟蒙的贊頌,奠定了中華傳統(tǒng)“天地君親師”的指導思想,充分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師愛師”的傳統(tǒng)美德,也顯示了為師者“愛生如子”的高尚風范……
近百年來,社會動蕩的風暴每每席卷古老的華夏大地,一次又一次地使年輕人迷失了“親師友,習禮儀”的人生指南,讓教師們舍棄了“教不嚴,師之惰”的本職權(quán)利,使國民忘卻了“師嚴然后道尊”的品德教誨,導致整個社會喪失了“道尊然后民知敬學”的傳統(tǒng)風尚。在那些年月里,多少渴望求學的孩子們像一艘艘無帆、無舵的小船在迷霧茫茫的大海中無力地飄渺,任其隨波逐浪,顛沛流離,“余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后來” ……
光陰荏苒,現(xiàn)代社會在不斷地發(fā)展,道德標準在不斷地改變,價值觀念更在不斷地變更。那么,傳統(tǒng)的“師道”是否還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我們怎么才能建立新時代的“師道”?如何尋回那些“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為師者?我們是否需要一種“新科舉”?我們應該倡導“學而優(yōu)則仕”、“學而優(yōu)則富”、“學而優(yōu)則己”還是“學而優(yōu)則民”?借屈原《離騷》之詞而語:長太息以掩涕兮,哀師道之多艱……
秋風掃落葉,本不是秋風的追求,亦不是綠樹的離棄,而是冥冥中命運的安排,天地間自然的選擇。該來的終究會來,該去的必然會去,日月天地卻依然一如既往、悠悠起落。朱熹在《觀書有感二首》中寫過:“問師哪得尊如許?為有心頭道德高”,讀到此文,劉老師說過的那句很普通的話又在我的耳邊余音繞梁:“學生也許可以挑剔老師,但老師永遠不會拒絕學生”。也許,這就是老師含著眼淚打掃廁所,又任勞任怨地繼續(xù)給我們上課的內(nèi)在動力吧!這是一種為師者的偉大,一種在如今忙忙碌碌、物欲橫流的現(xiàn)代社會里再難尋覓、平凡的偉大……
細雨綿密依然不停地飄落在我的全身,那些往日的回憶猶如許多深淺不一的墨水滴落在一張陳舊的宣紙上,任其隨心所欲地洇散。當那些墨水被滲透吸干后,你再仔細辨認那舊時墨跡,會發(fā)現(xiàn)它們隨著社會的變異,時而清晰明亮,時而撲朔迷離,時而不可名狀,時而難以界說。它們猶如一場跨越時代、沖破界限的交響歌劇,給你帶來奔騰的節(jié)奏,銘心的獨白,恢廓的氣勢,精煉的歌詞,在你心靈中交織、構(gòu)建、匯集成一股情感的巨流。我們刻意地奔走在歷史長河的岸邊,任憑流水自然地宣泄,任憑疾風隨意地亂發(fā),任憑濕土盡情地黏鞋,任憑行云自由地往來,卻再難找回彼岸那些遙遠而迷茫的悵望……

《長相思?淡墨》
翠煙裊,輕煙裊,余音繞梁極目遙。淚盈燭殘渺。
風瀟瀟,雨瀟瀟,淡墨洇紙隨心潮。昔憶忻滿翹。

下一篇:棋不成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此生誰欠了誰的好,無從知道!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