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在大學穿行過大起大落的三年之后,褪去各種身份投射在身上的斑斕,軀殼并沒有沾染上太多華麗的色彩,靈魂較原來卻應該多少有些長進吧。忽而想到“一抖霓裳霞落水,雙展翼翅鳳飛天”的佳句,歸田解甲的隱忍總為厚積后的薄發(fā)埋下伏筆。結(jié)束了與花花世界三年的曖昧不清,大四伊始我仍舊以一個純粹的學生身份回到了比較正統(tǒng)的生活軌跡。于是有時間在心里鑿開一扇窗,透過一縷光以窺探一眼身邊的小世界,只因恍然發(fā)現(xiàn)除了那些我不屑于正眼瞧的,錯過的還有那些悅目悅耳。
又是高考的日子,我曾經(jīng)在這個日子出生,也在這里死去過一次。1991年6月8日,父母二人必定是幸福洋溢,我甚至可以想到必定還有阿諛之人對我寄予了將來考上清華北大的“美好祝愿”,上學后成績還算不錯的我讓父母習慣了別人對我包括學習在內(nèi)的各種夸獎,當然這阿諛里面不包含任何利益關(guān)系,我們家一沒錢二沒權(quán),不過是尋常人之間的冷熱寒暄罷了。此處對背景家世稍作交待并非妄自菲薄,我愛我的家庭,全然只是為后續(xù)陳述就個道。我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有清華北大情結(jié),盡管我自己并不以為然,卻不得不為博雙親一笑而半有意半無意地做一個老師眼里的好學生,總之就是符合老師對好學生傳統(tǒng)定位的各種好。但是高中以后,學習方面的優(yōu)勢并沒有十分明顯,甚至因為我對生活的不安而疲軟一度跌入到班上吊車尾的行列,當然,至少我還沒有沒出息到高考成績低于一本線。然而2009年6月8日,卻是我們?nèi)业呢瑝簦瑳]有幾個人能體會當時那種遠遠高于高考對我造成壓力的另一種使命感的重量,我只能說這個選擇頂多讓我遺憾但是并不后悔。清楚記得那年的作文題是“站在_____的門口”,想到這一路曲折,正好又適逢18歲公歷生日,我懷著復雜的心情在空格欄里填上“18歲”,永遠忘不了我18歲的前后命運給我們家造成的折磨。
上述內(nèi)容不是我想要表達的重點,這段折磨是什么不重要,充其量只算是背景安排,重點現(xiàn)在才要開始。查詢到高考成績是一個非常尷尬的數(shù)字,低于一本線10多分,但是高于二本線20多分,其中還有我獨特的高考經(jīng)歷造成我100多分沒有時間做的分數(shù)。本來最后學校是媽媽幫我選的,志愿是媽媽幫我填的,當時除了爸媽要我報考國防生之外的任何安排我都沒有反抗。爸媽說我傻,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時候我卻愣是沒有點頭。但是我并不后悔更沒有些許遺憾,我是個追求自由的人,受不了軍旅生活的規(guī)章制度,何況人就短短幾十年一輩子,活過一段不快樂的生命我想我死的時候一定不會含笑九泉。本來打算在復讀一年后至少達到武大這個層次,因為那里有我的夢,夢里有佳人,絕世而獨立。爸媽起初也挺支持我,但是在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一番苦口婆心的分析和勸說下,爸媽最終達成共識,與其在高四甚至高五浪費青春,不如在考研道路上放手一搏。最后是老媽執(zhí)筆給我填了志愿,她表示“南昌航空大學”名字很霸氣,分數(shù)線也相當委婉,堪稱“物美價廉”。于是,我今天有機會在這里寫這篇日志———又是一篇雜記,我覺得我又可以寫個5、6千字,但是前面已經(jīng)寫過一篇名為《雜感》的文章,今天這篇隨便起個標題,《鳳還巢》,倒也符合我現(xiàn)在的心境。
初涉昌航,雖談不上心不甘情不愿卻也不見得喜出望外,終覺高考一役壯志未酬心里難免失落,這一失落便是三年。前不久,學校發(fā)放一份調(diào)查問卷,是隨機抽取各班學號分配任務似的填寫上交,我一般填寫這類東西態(tài)度也算厚道,加上問卷篇幅著實實在,前后花了相當一番工夫。其中有道題讓我重新審視了困擾了我三年的問題。遺憾歸遺憾,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仍然會選擇這所學校么?下意識本來奮筆想在“不會”后面畫勾,卻發(fā)現(xiàn)自己在不經(jīng)意間選擇了前者。如果以我在這里學到了多高水準的東西或受到了多高層次的教育為標準,這自然是一個毫無意義的問題,但是高考的奇妙就在于其給你的并不只是一個單純的升學機會,它同時也將你的人際關(guān)系重新洗牌,在你未來要遇到的蕓蕓中必有至少一個人是你五百次回眸才換得享受短暫一生的緣分。在這個問題上永遠也不要假設如果當初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學自己會遇到怎樣的人和事,還是那句話,“世界上沒有偶然,只有必然”,發(fā)生了的就是必然。很多人認為世界上最珍貴的當屬“得不到”和“已失去”,我們艷羨自己所沒有的,追悼自己失去的,卻全然沒有在意正擁有的,“在手中”的價值往往在其演變成上述兩者后才稍微顯山露水。
下一篇:我曾經(jīng)的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邊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