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雪化了是什么?這是某一年的全國高考作文題,其答案不應該是唯一的。
一
雪化了是水。水滋潤著大地,它是哺育新生命的源泉。又是一個新的開始,你聽!雪水帶著深藏在心底的喜悅,彈奏著,跳躍著,嘀嘀噠噠,叮叮咚咚地往下滴,漸漸匯成了一條條清澈的小溪,唰唰唰!嘩啦啦!聽出了它的快樂了嗎?看到了它明媚的微笑了嗎?不需要什么樂器來伴奏,這就是最動聽的、大自然的詠嘆調(diào),更是悅耳的天籟之聲!
在鄉(xiāng)間小道上,雪化了是泥濘;在松柏樹上,雪化了是青翠;對農(nóng)民來說,雪化了是春播;對土地來說,雪化了是滋潤。雪化在江河里,就似頑皮的孩子撲入了母親慈愛的懷抱,帶著滿意的微笑,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江河深處,與江水難分彼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雪化在雪山冰川上,就化出了淡淡之水的柔情,晶瑩剔透,冰清玉潔,但絕不泛濫成災,以一泓清泉或者一溪細流傾訴著亙古不變的思念……
雪化了是水,正如神瑛侍者的甘露,必將在絳珠草上灌溉出驚天地泣鬼神的愛情。盡管也有抽刀難斷的憂愁,有過盡千帆的失落,有水漫金山的無情,但更多的是春江花月的憧憬,是潯陽江頭的邂逅,是桃花源里的驚喜。如果遭遇寒流,那就凝成冰山,站成守望千年的姿態(tài);如果恰逢陽光,那就融成溪流,淌出奔騰萬里的氣勢!
二
雪化了是春天,出自電視劇《水果籃子》,是一位日本孩子的話。單看這一回答,讓人感到溫暖,也表現(xiàn)出了孩子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較好的想象力。
雪化了,一切如初!但卻告訴我們,新年快到了!春天來了!毛澤東主席:“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著名詩人雪萊有這樣的詩句:Ifwinterhascome,canspringbeforbehind?(如果冬天已經(jīng)來臨,春天還會遠嗎?)這是春天的熱情融化了冰雪,這是春天的生機打動了寒冬,這是春天的陽光照入了我的心扉。萬物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這樣一個季節(jié),是屬于自然界中萬物的涅?。
你看!雪的下面,已經(jīng)長出了嫩綠色的草苗,它們張著小嘴,在競相爭取著自己的春天,它們吸足了養(yǎng)料,不顧一切地往上長,都想早點去接受陽光的親吻。長城內(nèi)外山花爛漫,大河上下又是滔滔,山不再舞著銀蛇,莽原不再只馳著蠟像,河邊的楊柳垂下了嫩綠的絲絳,檐下南歸的燕子也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地建著自己的新窩。又到了“吹面不寒楊柳風”的季節(jié)了……
看到這一切,經(jīng)歷過生活重創(chuàng)的我,心頭為之一震:“雪化了是春天,我能枯木逢春嗎?能像大自然中的萬物那樣,期待迎接陽光,迎接微風嗎?”這時,有一個聲音堅定地告訴我:“能!你一定能!雖然還需付出極大的代價,但挫折和失敗越大,你迎來的春天就越美麗!”
三
雪化了,就會是眼淚。雪是天地之精靈,是美麗的天使,當天使流淚的時候,就不再是天使了,剩下的傷感就是眼淚。它為什么要哭呢?
是因為沒有人再喜歡它了,整個地上,黑乎乎的,臟兮兮的,看不到一點白色的純潔。就連喜歡雪的人,也會因為道路的泥濘而抱怨。此時的雪是哭泣的,它看不到人們迎接它到來時歡心鼓舞,看不到人們在它身上歡呼雀躍的身影,此時的雪是孤獨的,更是被人拋棄的,人們見到它時,就趕緊忙著躲得遠遠的。除了哭泣,它還能做什么呢?我不知道?;蛟S,它還在懷念人們迎接它時的歡快場景,或許,它還在懷念著人們在它身上雀躍時的熱鬧。但是現(xiàn)在,什么都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只剩下鄙夷的目光和無奈的嘆息。
雪哭了,跟著就化了,僅剩下眼淚了……
四
雪化了,什么也沒有了,我甚至懷疑它是否存在過,哪怕在陽光里留下一縷寒光,但它卻狠心且悄然無聲地退出曠野,把一個活脫脫、無一點修飾,并仍然要孤寂的世界留給我們。
雪原本是要化的,在冬天,它的消融有一個緩慢的進程,也有讓我們慢慢品味其精致的過程,這樣,我們也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承受。有人說:“雪急于去溫潤大地”,有人說:“雪要去培植希望”,也有人說:“只是一時光景,用以幻化生命的亮度。”無論如何它確實是化掉了,化了便什么都沒有了!
世間萬物總歸都會化掉,哪怕是名山大川,哪怕是人世間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以至于生命。化就化去吧!只是昨天還喜不自禁,今天就是失落滿懷了!化去歸隱于物質(zhì)不滅,歸隱于有知與無知,歸隱于道法自然!想到此,我的心中多少有些釋然了……
五
對于教育工作者來說,雪化了是多彩的教育。是經(jīng)過了風雪的沉寂,一種蟄伏的清醒,是對每一個個體生命力的尊重,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延續(xù),多元互生,和而不同,共同絢爛成世界的美麗。雪化了是什么,這是一種教育的嬗變,是一種“禪”的教育,在于一種發(fā)現(xiàn),一種賞識,一種啟迪,尊重差異,尊重激發(fā)每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源動力,教育的同時更是一種分享,一種學習,是共生、共創(chuàng)、共成長的期許,是為了每一位師生未來的幸福奠基。
這個夢多好?。】墒窃谖覀兊慕虒W中,必須時時圍繞著中考、高考的指揮棒轉(zhuǎn),“雪化了是水!”不可能有其他的答案。如果出現(xiàn)了其他的答案,就會被粗暴而簡單地劃上“×”。“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應試教育中,一篇文章只能有一個中心思想,這便是標準答案,以至于主觀作文都出現(xiàn)了“零分作文”。從小學到大學,莘莘學子們苦苦追尋的就是標準答案,勞苦功高的教師們諄諄教導也全是為了學生們能夠?qū)懗鰳藴蚀鸢浮R虼藢W生就養(yǎng)成了全盤接受的習慣,缺乏辯證的思考;養(yǎng)成了懶于思考的習慣,缺乏求異思維;養(yǎng)成了啞巴英語的習慣,缺乏能說會道;養(yǎng)成了題海戰(zhàn)術(shù)的習慣,缺乏邏輯推理;養(yǎng)成了死記硬背的習慣,缺乏探索發(fā)現(xiàn)。這無疑是對想象力的扼殺,多么面目可憎而機械的“標準答案”——想象的翅膀被“咔嚓”一聲剪斷了!無怪乎有人咒罵教師是扼殺孩子想象力的劊子手和幫兇!由此看來,我們填鴨式的教育,實則抓錯了重點。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這是世界巨匠愛因斯坦的結(jié)論。沒有想象力的民族是怎樣的?!影響人類20世紀生活的20項重大發(fā)明中,沒有一項由中國人發(fā)明的;以色列若貝爾獎獲得者有近十位,泱泱中華,如今僅有兩位。寫到此,我很難過……
親愛的朋友,你認為雪化了是什么……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