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保爾·魏爾倫-被詛咒的象征主義大師-魏震WillNox翻譯及解析
作者魏震,巴黎索邦大學畢業(yè),先后在歐洲及美洲學習和工作近10年,現(xiàn)在大學教授語言及文化。已由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出版《品味法蘭西美食情懷》,翻譯眾多博納富瓦的詩歌。
保爾·魏爾倫(PaulVerlaine)1844年生于Metz,1896年在巴黎去世。魏爾倫是19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緊密的和象征主義運動聯(lián)系在一起,1874年當他的詩集«詩歌的藝術»問世,魏爾倫成為象征主義詩人的領頭人。
在魏爾倫的詩歌中精神世界永遠是頹廢的,可能是由于精神問題造成的,他一生被精神錯亂、幻想、麻醉劑致幻毒品、性、酒精和無意識暴力所困擾。而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和思維總是非理性,所描寫的也多是些可怕的內(nèi)容。如同他體內(nèi)充滿了毒液,詩歌讓他噴發(fā)出來,因此魏爾倫用被詛咒的詩人來形容自己。
他的詩歌蒼涼、幽靜、空靈、迷離、詭秘、難以理解但是凄美,人們想保護愿意去探索,總能喚起靈魂上的共鳴,產(chǎn)生共同的感知,如此的深遠,既具有藝術價值。
I。落日/保爾·魏爾倫«憂郁的詩篇»1866
漸弱的晨曦
透過田野灑下
夕陽的
凄涼。
凄涼在
溫柔的歌聲中搖蕩
我的心
在夕陽中淡忘。
然而一些怪異的夢,
如同那些日落,
在沙灘上,
鮮紅的幽靈,
無休止的游蕩,
游蕩,
正如巨大的落日,
在沙灘上。
Soleilscouchants/PaulVerlaine,(Poèmessaturniens.1866)
Uneaubeaffaiblie
Verseparleschamps
Lamélancolie
Dessoleilscouchants。
Lamélancolie
Bercededouxchants
Moncœurquis’oublie
Auxsoleilscouchants。
Etd’étrangesrêves,
Commedessoleils
Couchants,surlesgrèves,
Fantômesvermeils,
Défilentsanstrêves,
Défilent,pareils
àdesgrandssoleils
Couchants,surlesgrèves。
1/背景
保爾·魏爾倫(PaulVerlaine)寫這首詩時只有22歲,收錄在詩集«憂郁的詩篇»(Poèmessaturniens1866)中。
詩歌前半部分通過視覺和聽覺印象表達凄涼,并由景色引發(fā)冥想。后半部分由外部景色轉入內(nèi)心感知,主題由夢想變?yōu)閻簤簟?/p>
詩中描述的是數(shù)次夕陽而并非一次,而且不是基于真實中的夕陽,是建立在幻想中的,是作者多次靈魂的寫照。
2/解析
第一節(jié)
前四行,日出與日落相比且混合在一起,給人一種時間短暫的感覺,突出時間的流失。
“在田野上”立刻想到的是空曠,寬廣的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動詞“灑下”讓人聯(lián)想到淚水,啟示著人們的情感,呈現(xiàn)出一副秋季鄉(xiāng)村的景色,田野的空曠與蕭條。
“溫柔的歌聲中搖蕩”,自然的凄涼又如同一位慈愛的母親或一個女人,詩人自己就像個嬰兒,在溫柔聲中搖擺著撫摸著入睡。畫面讓人感到溫柔安康和平靜。
天空“清晨”,大地“田野”,光芒“減弱”和水“灑下”朦朧之間勾畫出一個女人的景象,她用陽光讓萬物健康成長。
在詩人的夢想世界中,缺少了第一人稱,在第七行出現(xiàn)的主有形容詞“我的”,才讓我們可以了解到他的情感、愛和知覺。詩人的世界是如此的憂傷,“凄涼”的重復讓內(nèi)心和外界一樣,作者的憂傷浸泡在落日的凄涼中,在詩歌中他們都在屈服。
“在夕陽中淡忘”,凄涼的景色變成了內(nèi)心淡淡的憂傷,在溫柔的歌聲中,母性的撫慰讓他釋懷,就讓那些隨風而去。是個人情感和自然景象的和諧。
從一天的蘇醒,日出灑下了憂傷和日落聯(lián)成一線。“溫柔的歌聲”是用過去創(chuàng)造出的另一個世界。
第二節(jié)
第二節(jié)有所不同,女性和自然景色消失了,落日誘發(fā)出另一個畫面,古怪的夢,是對現(xiàn)實情感。
“一些奇怪的夢”主題的性質(zhì)變了,完全進入到主觀世界,惡夢是夢想的延續(xù)。場景從田野轉到海邊。
“鮮紅的幽靈”,“鮮紅”是日落的顏色,也是血的顏色,那個夢想已經(jīng)消失了,過去所認識的人和物已經(jīng)不在了。此刻他回到在現(xiàn)實中,但在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死去,如同那些幽靈一般在人群中“游蕩”,所有的東西都在游蕩,無休無止。沒有目標,找不到目標,找不到目的,沒有目的。
“就像巨大的落日”,似乎看到了地平線,想到生活,一切可以看見的東西,萬物或生命的來源,都融化在紅海之中,被落日帶走。
兩個同義詞“如同”和“就像”把景色從田野鄉(xiāng)村帶到了海面,更加無限,更加朦朧。
3/主觀印象中的畫面
在詩歌中大量的自然循起到了一種朦朧的印象,用時間、地點、生和死的混亂來表達憂傷。
時間上日出還是日落,晨曦代表白色和開始,純潔的夢。落日是金色和紅色,給人的思維一種刺激,瘋狂的想象。從地點上是桑田(田野)還是滄海(沙灘),世界是未知的。是生(嬰兒)還是死(幽靈),是模糊的。
作者是典型的印象派詩人,通過夢想給人一種似夢似醒的感覺,讓人們感知到其中的畫面,再由畫面感受到現(xiàn)實中的悲傷。詩歌聚焦在情感上,由情感帶來感知,由感知引發(fā)了創(chuàng)造。作者第一個畫面是對過去的悔恨,聯(lián)系到他的童年,時光的流失。認識到當時的自己,父親離世,和母親關系的緊張,接下來他創(chuàng)造出夢想中的一位溫柔女人的形象,源于本身情感的欠缺。第二節(jié)回到現(xiàn)實,“古怪”是指當時艱難的處境,未來渺茫,毫無目標,但最后一個畫面“巨大的太陽落在沙灘上”,寓意著意識將會死去,另一種美好夢想將會重生。
詩中大量的停頓加快了節(jié)奏,也表現(xiàn)出不同階段的夢想。存在于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下一篇: 寫給春天 (外兩首)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采花的少女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