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 冬 月
分類: 抒情散文
短文詞典
編輯 : 大寶
發(fā)布 : 07-22
閱讀 :559
《醉 冬 月》
文/邯鄲陳勇
季節(jié),在不計(jì)后果的付出中,秋老冬新;原野上落葉飄零,城市的街道兩旁,樹木依然蒼蔥。冬月里的野外,野菊抱香枯萎枝頭,楓葉遍鋪林間小徑;金黃的銀杏還在努力地隨風(fēng)搖曳著枝條,做著最后的抗?fàn)?;小溪脆弱地喘息?捎帶飛花落葉遠(yuǎn)去。太陽也耗盡炙熱的溫度,尚存的余溫不足于供萬物取暖,于是乎,大地滿眸的蕭條,黯然!
晨起,漫步在郊野,冬的氣息越來越濃,景色隨著季節(jié)的變幻一片闌珊。天空上的云朵還是那么悠閑,南征大雁翅膀的折疊聲不決于耳。楚楚可憐的小草隨著季節(jié)的風(fēng)聲,依依不舍地含淚漸漸枯黃,淚花打濕了腳下的大地,仍然成片成片屹立風(fēng)中,深深把根扎在泥土孕育著明年的新生命。老樹稀疏的葉子染滿了霜白的滄桑,有風(fēng)時(shí),落葉在林間隨風(fēng)旋轉(zhuǎn),忽飄忽落,光丫丫的枝梢在風(fēng)中嘯唱,傳出很遠(yuǎn)。田野里,秋收后的農(nóng)田還原了大地的本真,掛著晶瑩露珠的麥芽剛露出尖尖的角兒,菜田里的大白菜,蘿卜,大蔥一些待儲的冬菜還是那么綠油油地在淺冬的寒涼中瓷實(shí)著,未收獲紅薯的秧子被苦霜打成了絳紫色,時(shí)有土黃色的野兔在沒有遮擋物的阡陌上跑過。
行走在空氣清新的田間小路上,嗅著泥土的芳香,無比的輕松,田間地頭已經(jīng)枯黃的草兒,淚花扔在嘀嗒著,從枯草掩蓋的小路上趟過,露珠打濕了我的鞋子和褲角,一股涼意從腳下蔓延而生,不自主地打了一個(gè)寒顫。四周的靜謐,猶如遠(yuǎn)離了紅塵喧囂的人間仙境,看著已去的繁華,風(fēng)兒為大地奏響了催眠曲。冬,孕育了春花、夏草、秋實(shí);冬,過濾了紅塵間一切的喧囂;冬,洗盡了紅塵間的鉛華;冬,讓萬物在幽雅恬靜的環(huán)境中升華。
冬月里,早晚比較清冷,走走停停,已近上午 ,在冬日陽光尚余的溫度下,微感暖融融的。隨著冬的到來,野外的上空漸漸靜了下來,南去的鳥兒該飛的都飛走了,田野上空沒有了往日的喧囂,偶爾能聽到喜鵲或麻雀嘰嘰喳喳的叫聲,它們是冬日天空的留守者,日暖時(shí),在田野上空飛來飛去,為南去的鳥兒守候著歸來時(shí)的家園,靜待春暖花開,和它們的族類相聚。眼前的景色,猶如元代詩人馬致遠(yuǎn)的《天凈沙?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fēng)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短短二十八字中不著一秋,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 不用一"思", 卻將游子濃重的鄉(xiāng)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fēng)流。”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幾只烏鴉守在巢邊‘哇哇’怪叫”,就將一幅蕭瑟肅殺的深秋景致展現(xiàn)在眼前,緊扣心弦。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并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jié)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里行間油然升起。至于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我并沒有覺得,馬致遠(yuǎn)身在異鄉(xiāng),感慨頗多,而我站在故土上恰恰覺得深秋淺冬是還原了本真,靜謐的環(huán)境是難求的享受,也許這就是身處不同環(huán)境,站在考慮問題的角度也不近同吧!
上午,冬日雖然溫度不足,但比起秋陽多了一絲嫵媚,也讓流云更依戀長空那一抹蔚藍(lán);也許冬日總有短暫的溫暖,才憧憬著午后的陽光。任由時(shí)光的年輪輾過激情的歲月,徜徉在冬的世界里,繾綣在那一抹寒香里,希望在溫暖的冬陽下,浸淫在歲月靜好中,揮霍冬月里慵懶的積蓄,這樣的冬月,不是很美好嗎!
下一篇:【散文】談過年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醉酒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