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站!
以人為鏡
唐太宗曾說: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意思大概就是說: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正確,靠端碗水自照是不行的,必須有個眼神好的人在一旁幫你去發(fā)現。
唐太宗有一個宰相魏征,很會挑毛病,經常對他指出這個不行、那個不該,唐太宗也很郁悶,但他終究是一代明君,個人素質還是很高滴,大肚能容,終于采納了魏征的諸多建議,使得在他統(tǒng)治的唐帝國出現了“貞觀之治”,步入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
可惜,魏征死了,唐太宗遇到什么事了就愛自己瞎琢磨,最后居然迷信了長生不老之術,每天拿江湖術士煉制的長生不老藥(某種化學藥丸)當飯吃。幸虧他死的早,否則煌煌大唐數百年,連一個像樣的君主都找不到了,不過有了他打下的堅實基礎,大唐的統(tǒng)治還能得以延續(xù)。
相較之下比唐太宗更早的齊桓公的下場可就凄惶悲慘得多了。
齊桓公也有“鏡子”級的賢臣管仲,在管仲的輔佐之下,事業(yè)蒸蒸日上,國力步步攀升。“葵丘之盟”后,中原諸侯正式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齊桓公的霸業(yè)達到了巔峰,用太史公的話說是: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管仲臨死之前,一再告誡齊桓公要親賢臣,遠小人,像殺子奉食的易牙,揮刀自宮的豎刁,棄家舍業(yè)的衛(wèi)開方表面上對你忠心耿耿,怕是我死后要仗著桓公你的寵幸,會肆無忌憚的干涉朝政,禍亂朝綱,甚至把你拖下水。
桓公不以為然,說你放心去吧,我有能力、有信心把國家治理的更好,更紅火。管仲聽完齊桓公自信心爆棚的話,愈加不放心,用力向他搖手,卻說不出話來,最后手一垂,嗚呼哀哉,就此死去。齊桓公“哦”了一聲,似乎明白原來管仲是以此種方式與自己訣別。
然而,正當齊桓公自信滿滿,決心大展身手的時候,突然病倒,并迅速惡化。易牙等人見他已無利用價值,隨即發(fā)動政變,把齊國搞得烏煙瘴氣,動蕩不安。齊桓公則被囚于暗室,“塞宮門、筑高墻、不通人”,以至于死后多日不能下葬,尸體腐爛,蛆蟲滿身。就此齊桓公與管仲傾盡心血建立起來的霸業(yè)土崩瓦解。
可悲的是,這種事不會是第一次,也絕不會是最后一次。仍然會有些人行事獨斷專行,剛愎自用,根本聽不進不同意見,失去了很多改正的機會,認為有不同意見是找麻煩、造障礙,刻意打壓。而對于那些隨聲附和、阿諛奉承之徒關愛有加,認為是忠心,是鐵粉,非得等到把事情辦砸了,方才追悔莫及。
俗話說“褒貶是買主”,只有那些真心要買你東西的人才會對你的商品提出質疑,那些滿口“不錯、很好”的人也許只是打醬油的角色,沒事看看而已。同樣,那些執(zhí)有不同意見的人,或許才是真心想幫助你的人,多多“以人為鏡”,聽取一下不同的聲音,察納雅言,從諫如流,就可能對你的事業(yè)更有幫助。
英雄有夢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