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感悟 (隨筆)
蔣東新
讀書時,很多時候,我們感覺讀的不是書,而是靈感。
歌德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惫沤裰型猓恳槐緯淖髡吲c讀者,總透過刻印在書籍上的字字句句,讓彼此的心靈得以緊密地相互連接,讓彼此的靈魂得以親密開放持續(xù)地對話。這種跨越時間、空間的交流給予我們的,是超越現(xiàn)實閱歷的非凡收獲。就像知己密友一樣,伴著清風(fēng)明月、白日清林,暢談中不斷獲得啟發(fā),讓人擊掌而嘆、興致漸高,最終到達一種陶然的境界。比如讀曾國藩的《家書》、《挺經(jīng)》兩本書,就如同與這位外王內(nèi)圣、文韜武略、傳奇一生的人物對話,同時在參悟中反躬自省,從中受益。
讀書能給人帶來沉思,就像對著一潭幽深的湖水,在若隱若現(xiàn)的倒影中去看清自己的模樣。法國作家羅曼?羅蘭說:“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fā)現(xiàn)自己或檢查自己?!泵孔x一本書,就是與未知世界自己的一次邂逅之旅,當(dāng)你在其間發(fā)現(xiàn)一個自我身影時,情感就在此時迸發(fā),靈感頓時顯現(xiàn)。比如閱讀馬可?奧勒留的《沉思錄》,你看到書中字里行間常常出現(xiàn)的不是“別人怎樣”,而是點著自己鼻子說“你要沉思”,這是自己與自己的對話,自己剖析自己、說服自己,就好像面對著鏡子,看著鏡子里自己的各種身姿,然后在未知自我的世界里翩翩起舞。
我們讀書常常會有這樣的感受:在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百般思慮也沒有辦法,但可能就在那么一瞬間,由于看到一本書中的某個佳句或某個觀點,甚至是看似無關(guān)聯(lián)的字句,我們靈感爆發(fā)、頭腦頓悟,思路立即浮現(xiàn)腦海,問題就這么迎刃而解了。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边@里蘊含著求知與實踐的辯證哲理。但路走遠了,難免疲乏;書讀多了,難免惘然。我們?nèi)裟茉凇白x萬卷書”和“行萬里路”之間,捕捉住瞬間綻放的靈感,用書中知識反思我們的實踐,用實踐加深我們對知識的理解,在“知”與“行”的世界中激發(fā)出共鳴來,那么“知”與“行”的旅程就變得快樂異常。
閑來無事亂翻書,有什么比這靈感泉涌更令人愜意的呢?層出不窮的靈感,迸發(fā)成泉、流淌成溪、匯聚成河,潤澤心境,陶冶情操。長此以往,我們便會覺得讀書的風(fēng)韻意致與之前大不相同,工作的視野也比以前更為廣闊,人生的境界也就會大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