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著眼睛,盯著蔚藍天幕,晴空朗照,把一層一層云朵包裹,將秋高氣爽,灑向清澈的大地,雀鳥繞著云朵翔飛,啁啾著,似乎在向天空叩問,我攜著愛妻、孫兒,踏上浣花溪土地,被公園的綠樹濃蔭,水色交融,古典與現(xiàn)代穿梭架構(gòu)之美景陶醉,漸漸迷失著自己,深深地與園林融為了一體。
靠著廊柱休憩,盯著眼目前景物,斑竹,綠水,樹木,甬道……眼開始打架,絲絲睡意泛起,一下好像與詩圣坐立亭廊,朦朦朧朧之中,我們繞園嘻游,吟詩唱和,詩意脫口而出,秒成《浣花溪!詩圣和我濡墨同吟(韻式新詩十四行)》,詩曰:
“步入浣花溪/仿佛看見了詩圣/頭戴斗笠的那位/詩從胸膛里外噴”
“??!他的詩還是纖塵脫俗/清溢地隨時代飛奔/喜逢眼目前花團錦簇/臉靨早變作年輕鮮嫩”
“安得廣廈的呼喊/鋼筋水泥叢林散發(fā)笑聲/咀嚼八月中秋月餅/被杜老附體真是幸運”
“鑄就詩魂草堂裊裊生情/浣花溪流誘惑無數(shù)詩人”
杜甫的天縱英姿,意氣揮灑,豪放不羈,在我面前,表現(xiàn)尤為獨特。我與他,一老一小,一千三百多歲老者,與年屆六旬小輩,把這浣花溪流,游啊游地,山水相連,樹木舒臂,情景交融,詩意縱橫,令平生,享受著從未蒞臨之盛譽,與詩圣上下千年,往來穿梭。
面對浣花溪,詩圣神清氣爽,偉岸神奇,慨然而歌:“欲作魚梁云復(fù)湍,因驚四月雨聲寒。青溪先有蛟龍窟,竹石如山不敢安?!痹娙俗阡交ㄏ?,心里原想筑個魚梁,不知怎么,烏云忽然蓋住了急流,隨后的時刻,又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四月的雨聲如此凄寒。是的,也許這青溪里面,早就有蛟龍在此居住,筑堤用的竹石雖堆積如山,可自己也不敢再去冒險。
驚嘆的神奇,他的記憶力仍然驚人,早跨越一千三百多年歲月,記憶猶新,未差分毫,我看著他,他也坦對著我,在這浣花溪林,心境寬闊,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恬淡雅適,但其憂國憂民情懷,始終與家國情懷相連,難怪為當(dāng)世不容,終成書史之詩圣。偉哉!杜甫。偉哉!不滅的人類靈魂,每一時代的良心,真正的文化巨擎,偉人賢圣。
與這樣偉大賢圣一起神游,我假寐著,雖然妻與小孫早已從睡中醒來,現(xiàn)正在我身邊嬉樂。小孩子天生樂觀派頭,從不知憂愁為何物?不哭,不鬧,不撒嬌賣萌,拌一下,爬起;再拌一下,又爬起。不像那些嬌生慣養(yǎng)孩子,哭鬧打滾,撒潑耍橫,凄凄慘慘,悲悲切切,弄得一個個大人,簡直無所適從。可我小孫,他就如同齊天大圣孫悟空,看見什么都感稀奇,問這問那,還扮調(diào)皮,擠眉弄眼,絲線特長,我與妻都耐心回答,為他有此求知欲望欣喜,剛剛才兩歲零三個月大,比七八歲孩子還懂事,早熟著呢!屬人見人愛孩子,圓圓臉,大眼睛,耳朵碩大,都說這娃特有福氣,若然長大,前途無量,如果能沾染上一些詩圣仙氣,將來的發(fā)展,更不須評說。
但我卻不管這些,恍兮忽兮,旎旎的魂靈,悠悠地隨著詩圣步伐,沿著整個浣花溪圣境,游移飄忽,咀嚼和回味行走園林景致,聽他絮絮叨叨,講述著浣花溪前世今生,我心靈中的詩海圣地。
其實,浣花溪緣出于一個浣花夫人的故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非常美麗漂亮,賢淑聰慧的姑娘,名喚浣花夫人,她是唐代浣花溪邊一個農(nóng)家的女兒。年輕時候某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忽然遇到一個遍體生瘡過路僧人,一不小心,跌進了溝渠,弄得僧侶滿身污穢。于是,這個游方僧人脫下沾滿污泥的袈裟,請求姑娘替他洗凈。浣花姑娘落落大方,也不避諱,畢竟身正不怕影子斜,欣然應(yīng)允了僧侶。當(dāng)她坐了下來,在溪中洗滌僧袍時候,但見祥云繚繞,紅光荏苒,隨手舞動之處,緩緩漂浮起朵朵蓮花,一霎那間,遍溪蓮花,朵朵菲紅炫白,浮滿整個水面。浣花溪因而成名。
聽著浣花溪故事,被浣花夫人的博愛情懷,賢淑敦厚高尚品德所吸引,難怪浣花溪的聞名,是偉岸的精神力量支撐??射交ㄏ母勇劽酉碜u中外,享譽世界,卻因詩圣杜甫臨溪而居,蹊足詩韻,把我們成都,蓉城的美麗,鼎立于千秋文壇詩壇之上,成為劃時代的文學(xué)峰巔,詩意海洋。雖說杜詩中的浣花溪已成千古絕唱,"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便成文于此,這里除了含蓄婉約景致之外,浣花溪背景是悠遠的文化,詮釋它的是一首首優(yōu)美詩句,茅廬、小溪、竹林,樓閣、小橋、卵石,就是當(dāng)時浣花溪真實寫照。杜甫的茅廬常常被小孩子掀起了三重茅,雨夜難熬,嬌兒也為此不能安睡,只能奔波于修復(fù)茅廬之中,所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一定是杜甫面臨當(dāng)時窘境,發(fā)自內(nèi)心的聲聲呼喊。
詩圣情懷,杜甫先聲,詩人作品,詩詞飆飛。從一走進浣花溪,“杜甫千詩碑”五個亮閃閃大字,鐫刻在一個巨石之上,引領(lǐng)著我們,沿著集詩歌、書法、碑刻、園林、雕塑和古建于一體之“六藝”長廊,品味杜甫1455首詩詞碑刻,沉浸于杜之詩詞海洋,陶醉,沁潤,與杜詩,與杜甫,與詩圣,一起回歸大唐時光,去詩史一般地感悟與回味。
賞著詩的意韻,不斷在浣花溪中游啊逛地,秋的太陽雖然厲害,但在滿園香樟、銀杏、楠木、槐樹林等等環(huán)繞之中,看著撐天呵護園林,綠蔭遍地,在山坡,在道旁,在蔥林,納涼休憩的木凳比比皆是,我們還看見園丁們在精心維護,惟恐木凳的不牢靠,為游人帶來不便。
自由地趟游,悠閑地散步,在成都這個寸土寸金之地,有這兩百多畝都市繁華之休憩場所,聽著鳥語蟬鳴,花香水漾,淙淙溪水流瀉在這詩圣曾經(jīng)吟詠詩意地方,不啻是萬樹園的樹木繁多,蔥蘢茂盛;滄浪湖的“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梅園的梅竹水橋樹一體交融;綠波湖的島嶼與道路相連,湖光山色輝映;浣花溪的魚兒追逐嬉戲;萬竹廣場的竹林婆娑起舞;白鷺洲的“日落看歸鳥,潭澄羨躍魚”意境;388米長的詩歌大道莊嚴(yán)肅穆;詩歌典故園的“關(guān)雎戀情”“屈原涉江”“飲中八仙”等8組雕塑展示……在浣花溪這一詩圣偉大不凡之處,張揚出了我們游園的崇敬與憑吊心情,在這片天空與熱土,流連忘返。
幾個年芳二十多歲美女款款游走,她們中的一個小孩與我小孫一見傾心,兩人玩得非常友好,都是兩三歲年齡,小孩相見,頗像相逢許久朋友,在樹竹林間跑跑追追,蹦蹦跳跳,咯咯咯笑聲此起彼伏,嘹亮在一個個大人心房。兩美女玩水取樂,水花泛波,瀲滟粼粼,清秀的臉龐,煞是長得好看,像兩朵花兒,開放在水面之上;她們笑靨靨地,鶯語嬌啼:“好涼爽的水?。≌嫦胪渡響驯?,與水而洗?!庇谑?,兩人脫鞋洗腳,讓雪白腳踝,與水一起蕩啊蕩地,一片片白光,誘惑著人們,簡直不忍直視,畢竟,靚麗女子,豐華真是不一樣。我突然問:“?足洗之,不想跳河游泳?”兩女子臉綻紅暈,“不,我們暈水,天生旱鴨子,只敢洗洗腳,要下水,我們還真無膽量?!?br/>
漸漸地,西邊的太陽很快面臨落坡,夕陽的余暉,灑滿了浣花溪每一寸土地,讓樹的影,水的波瀾,人的漸漸思歸之心,縈繞心頭,我和妻孫也累了,慢慢踱著,向園林出口返回。但“叮鈴鈴”聲音從身后響起,我們回頭一看,一輛旅游電瓶車向我們奔來,車上幾個游客,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不管車兒如何行駛,只管瀏覽指點浣花溪景致。忽然,妻一時興起,趕忙將電瓶車叫住,坐了上去。這樣,我們一行七八個人,就繼續(xù)沿著行駛方向,像晃動小船,搖啊搖地,圍著整個浣花溪公園,歡笑,閑聊,昵喃,景致一個個地向身后跑去,樹在動,水在流,景物在遷移……我的腦膜,這時仿佛早被詩圣附體,一行行杜甫詩句,不斷吐出喉嚨,惹得大家聽著,吟著,醉著,詩行向遠方,車兒在林梢,穿穿梭梭,以詩的意境,不斷迅跑,飄逸很遠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