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子曰:“夫孝,天之經(jīng),地之義,民之行也。”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自古以來,中國就以禮儀之邦著稱。孝,禮之首也。百善孝為先,足見古人對孝道的重視。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魚等皆是為人們所熟知的孝行佳話,本來說傳承美德,慈善行及至親,使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然而,現(xiàn)實總是讓人糾結(jié),現(xiàn)如今不要說美德,就連最起碼的尊老愛幼的道德也快被我們喪失殆盡了。
我國已經(jīng)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而且是人口老齡化進程最快,規(guī)模最大的國家之一。對于養(yǎng)老問題,即使處在“4+2+1”家庭模式下的我們當代青年也不容忽視,反得認真對待,必須做好對父母的行善、盡孝、敬德?,F(xiàn)在的社會,讓父母吃飽、穿暖已不再是難事,即便是孤寡老人在政府的幫助下進養(yǎng)老院也能度過余生,但是,據(jù)心理學(xué)家分析:人到老年,即是思想上最成熟的時候,同時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時候。此時的他們,喜歡有子女“出息”的光環(huán)照著,同時也怕子女“無能”的困擾;喜歡“寧靜以致遠”的生活,同時也怕孤獨隨時襲來;喜歡家人團聚的天倫,也怕厭世之心的產(chǎn)生。人越到晚年,如果生活不如人意,就容易產(chǎn)生悲觀情緒,認為活著還不如死去。做子女的我們當父母年長的時候就必須要知老人心、察老人意、解老人惑。即經(jīng)常和他們談?wù)勑?,增進彼此間的感情交流,看到他們有什么需求,盡量滿足他們的心愿,如果暫時做不到,慢慢的抽時間也要完成。
歌德說過:“我們體貼老人,要像對待孩子一樣。”小時候父母老師總教育我們,凡事必須從小事做起,現(xiàn)如今我們長大了,孝敬父母,我們也要從小事做起。在“新二十四孝”行動標準中,有好多條孝行行動對于我們來說都是芝麻綠豆的小事兒,比如:經(jīng)常帶著愛人、子女回家,為父母拍照,和父母一起鍛煉身體,親自給父母做一頓飯……其實,這些事小時候父母都為我們做過,而且做得相當有榜樣,只是那會兒我們是孩子?,F(xiàn)在,父母老了,他們“返老還童”變成“孩子”,該是我們反哺他們的時候了。孩子,是最容易滿足的。我們反哺父母,不用做得很多,一杯酒,一碗飯,點點滴滴見真情;一件衣,一床被,絲絲縷縷顯愛心??晌覀儝行淖詥枺覀冏龅搅藛??!
敬養(yǎng)兼?zhèn)?,方為大孝。我上面也說過,現(xiàn)在的老人,“活”不是問題,“活得好”才是問題,當然這里的“活得好”不是不愁吃,不愁穿,而是在精神方面讓他們充實。養(yǎng),是簡單的物質(zhì)上的保障,敬,是單純的精神上的慰藉。如今的我們,只有做到敬養(yǎng)兼?zhèn)?,才算盡孝。古人也說過:“今之孝道,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可以別乎?”孔子的言語道出了“敬”之于“人”的重要性。養(yǎng)而不敬,可乎?或敬而不養(yǎng),可乎?敬。是一種情,一種愛,一種支持,一種感懷和關(guān)心。老年人需要這種敬,這種愛!敬自己,愛自己,也要敬父母,愛父母。有時候,我們不單只想自己過得好,也要想辦法讓父母“活得好”。因為。個人好,不是好,再好也是白眼狼:全家好,才是好,團聚起來稱得王。
關(guān)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guān)愛明天的自己。父母在老去,我們也在老去,新生一代在成長。我們是社會中的有機群體,一生都離不開逐利。從勢利論來說,人類社會都以利為中心,追求著屬于自己的利。以孝為例,今天的你關(guān)愛父母,孝敬父母,你的子女也會效仿,將來關(guān)愛你們,孝敬你們,反之則不然。也就是說,在某些方面,子女的勢利觀是被父母給影響的,孝,說大為美德,說小為自己。但不管怎么說,我們必須也不得不承認,關(guān)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guān)愛明天的自己。為了明天的我們過得比較好,請珍惜關(guān)愛現(xiàn)在的他們,要讓他們過得非常好。因為凡事求其上只能得其中,利益也是如此。
相關(guān)專題:關(guān)愛 明天 老人 今天
下一篇:讀者文章閱讀:蘭玲胡蘭成 張愛玲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時尚?沮喪?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