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短文詞典網(wǎng) , 一個優(yōu)秀的優(yōu)美短文鑒賞學習網(wǎng)站!
蟬連私語
—-祭奠終將逝去的青春
去殼,終于,爬上了樹梢,從來沒有如此長時間的接觸陽光,此刻可以光明磊落盡情的嘶叫了…然而,似乎生命即將走向盡頭了…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駱賓王陷身囹圄中 與蟬相頌相惜 。知了, 知了,豈知,知了不知。古人賦予蟬太多的枷鎖,因白露殆而悲傷,因不食人間煙火而高格。其實不然,白露殆而未可悲,再者“蟬是刺吸式口器。 蟬的成蟲和若蟲均以口器刺破植物表皮,吸食植物組織中的汁液為生。 ”
《昆蟲記》里有這樣的描述:“未長成的蟬的地下生活,至今還是未發(fā)現(xiàn)的秘密,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它未成長爬到地面上來以前,地下生活經(jīng)過了許多時間而已,它的地下生活大概是四年。此后,日光中的歌唱不到五個星期。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樂,這就是蟬的生活。因為它掘土四年,現(xiàn)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長起與飛鳥可以匹敵的翅膀,在溫暖的日光中沐浴著。那種鈸的聲音能高到足以歌頌它的快樂,如此難得,而又如此短暫。”
蟬的一生幾乎都是在黑暗中度過。與光明相見卻是如此短暫,所以高聳枝頭時高頌生命的贊歌,向世界自己的到來。蟬的青春已消逝。圣人說“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眾人笑之,請不要笑。皆知“小知不如大知”可小知自有小知之樂。
然而我們卻何其幸運。
從第一聲啼哭開始,我們就開始了自己的成長;
從父母的臉上表露的驚喜中,我們學會了力所能及的自立;
從老師和藹的教誨里,我們開始接受一切新的事物,修身養(yǎng)性;
從彼此的惜別中,慢慢開始新的認識和遇見,沉淀最真的回憶;
從兒時的淺薄和幼稚到愈見的成熟和沉穩(wěn)。
撒嬌中,煩惱中, 嬉笑中,哭泣中,我們漸漸開始長大。
我們在慢慢告別過去,告別成長。長大是以時間的喪失為代價。笑過,哭過,終究淹沒了曾經(jīng),走向新的光年。
那些逝去的青春已埋沒在時間的墳墓中。我們能做的只是每逢清明時節(jié)祭奠而已。每一次,讀塞繆爾。厄爾曼的青春都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青春不是年華,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熾熱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涌流…… ”其中“年歲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道出了青春的真諦。而那些逝去的青春能更好的作為我們的籌碼那才是我們祭奠的意義。
我們逝去的青春不是正像蟬在黑暗中的日子嗎?黑暗中的蟬正如在同齡人中足以藏匿的我們。蟬在黑暗中若不努力的生存,夏日的高歌將由誰而唱?可以被平凡,在我們是還未從平凡到偉大轉型時。也可以被光榮,在我們以成功者的姿態(tài)審視著同齡人時。其中的差別就是在“地下”的幾年。當然很多人對蟬的有很多不解,它的生命才幾年的時間,而結交光明的日子卻這么短,值得嗎?蟬的生活方式是由其生理構造決定的,達爾文告訴我們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對于蟬,我們學習的是它的精神。蟬的精神是:多年的隱忍。一朝出世,便一鳴驚人。值得我們學習的不光是她的風餐露營,不食人間煙火的高潔,更多是它的堅韌不拔,鍥而不舍的的精神。勾踐臥薪嘗膽,韓信忍胯下之辱,司馬光忍宮刑之苦…如此種種皆與蟬有相通之處……
蟬聲夕陽紅,逝者如斯,蟬連的言語不若活在當下。
下一篇:幸福無關比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難來臨,你會牽住我的手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